第14章 第二题-《将军伶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很快,第一轮的测试结果便出来了,只有合格与不合格,至于考官对于应考人答案的满意程度则不得而知。

    “考试合格者:程肖林、余孟盛……唐风、石磊……军虎、秋霜凉。”

    主考官拿出名单,噼噼啪啪念了一大推人的名字,加起来也不到五十人。

    参加此次军选的一共两百多名,只此一轮下来便十去七八。

    那些淘汰者的答案五花八门,有一些愣头青纸上谈兵说得容易,直接就说出城应敌,大摆什么鱼龙阵,战车阵,阵阵相连,以一打十。

    有的则是凉燕城求救不成就向其父亲,老师所在的军队借兵支援,自己则坚守不出,等待救援。

    这些人根本不考虑战场的实际情况。

    到还是有人出了看似可行实则无用的办法,古有毛遂按剑挟楚王,今亦又良将提剑入帅府,且不说此计究竟能否成功,纵使成功搬得兵马又如何。

    若是北林城没有救援,敌军只需采取围城之法,若是有了救兵,敌人必将在最短时间内占领北林城。

    一座边远的城池,兵马不够,整个城中的兵力根本不是一个城池该有的,顷刻之间便会被攻破。

    看着只剩下不到五十人,秋霜凉和军虎丝毫不感到惊讶。

    这些人只是读了些的兵法,至于学到几层还不好说,但这些人却存在一个缺陷,他们永远都是身着锦缎,笔使玉装,他们从未去了解过百姓。

    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普通的百姓对于战争的意义,国取民心,军乃民生,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并不是负累,反倒是战争的意义所在。

    也许这些人也听过,知道,明白得民心者得天下,但在运作中却不一定能注意到这一点是否被他们添加了进去。

    忘了百姓,这场仗,早就输了。

    “恭喜各位通过了第一轮的比试,在场的各位都是军事上的人才,接下来的比试不再有人会被淘汰,之后的比试会分配各位在军中的职务。”

    围观的群众顿时发出一阵欢呼,反倒是在场上的各位考生显得平静了许多。主考官环顾周围,等欢呼声渐小才继续发言。

    “接下来便是第二道文试的题目:在场的各位是如何评价黄桥之战的?”

    第二题并没有如同第一题一般进入屋中进行考核,而是直接在演武场进行。

    对于黄桥之战,五年来众人都是只知其事,不解其深,不仅是因为此战太过诡异,更重要的是此战中有皇上在其中,谁敢谈论皇上?

    看着题目,秋霜凉紧握拳头,直接不断作响。

    所谓的黄桥之战,完全就是皇室的阴谋,父亲秋镇雄功高震主,皇室即使自毁城墙也要除之而后快。

    就是因为黄桥之战,他的一切都被改变,他要调查清楚,这一切到底是谁摆的局,他要让那些人都付出代价。

    “皇上有旨,此次不会追罪于各位,各位只便将心中之言说出便是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